黑龙江:林业产业迸发绿色动能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网 发布日期:2016-05-30 浏览次数:2322次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曾为共和国经济建设提供大量原材料并做出重大贡献。随着国家生态建设战略的实施和人们对森林生态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黑龙江林业产业开始全方位发展。
■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林业产业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在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的前提下,迅速形成了以林下种植养殖、森林绿色食品和北药种植、森林生态旅游、林木加工、对外林业合作等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015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实现1650亿元,比2011年的766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5.9%。截至2015年,全省木材加工业实现产值796亿元,比2014年增长10.8%,进口俄罗斯木材633万立方米,实现产值达60亿元;年产各类食用菌316万吨,交易额达到317亿元,比2014年增长18.9%;北药种植面积57.7万亩,产量2.3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苹果、葡萄、李子等林果产量24.7万吨,红松籽、榛子、核桃等干坚果产量1.7万吨,蓝莓、沙棘等浆果产量3500吨,年加工产值120亿元;山野菜产量4.8万吨,产值36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全省驯养各类毛皮动物400万只,年产毛皮350万张,森林猪年出栏15万头、森林鸡600万只,林蛙养殖户6500家,驯养熊类5000多头,动物驯养利用年总产值实现50亿元;全省林区年接待游客2800万人次,实现森林旅游业总收入350亿元。
■2016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出台。未来几年,我省将重点发展9大林业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以上,实现5年翻一番的目标。
林业产业逆境中“转出”新天地
宾县青阳林场是一个小而老的贫困林场。由于林场开发较早,曾经的过度采伐使这里森林资源匮乏。发展林下经济,让森林休养生息成为青阳林场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3年,林场将转型发展的第一步迈向了投资少、见效快的蕨菜种植和林下人参项目。为扶持职工发展林下产业项目,林场划拨出1500亩林地用于发展山野菜、林下参种植。2015年,职工两年前种植的300亩老蕨菜,已经见到效益,亩产量达2000余斤,亩纯收益达3000余元。林下参长势也很茂盛,亩保苗率达95%以上,目前,全局林下参面积达1300亩。
困境中的青阳林场,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养殖使林区职工增收创业,也折射出我省林区经济结构转型起始于资源危困的逆境,却劈波斩浪,创造出一片广阔天地的全景。
我省拥有林地面积2623.2万公顷,占全国林地面积8.3%,全省森林面积2125.4万公顷,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10.8%,活立木总蓄积量19.3亿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2.5%,是全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省份之一。同时,我省还拥有湿地834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556万公顷。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我省发展林业产业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在国家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林业产业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林业产业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在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的前提下,迅速形成了以林下种植、养殖、森林绿色食品和北药种植、森林生态旅游、林木加工、对外林业合作等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几年间,我省林业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实现1600亿元,连续6年保持15%以上增长。比2011年的766亿元翻了一番多。木材、北药、林果、毛皮动物驯养、森林旅游业等绿色产业规模越做越大。林业产业精深加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2015年,全省林业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406户,占全省工业企业的1/10,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中度,培育了恒友、双叶、光明、华鹤“四大”家具品牌,林格贝、越橘庄园、可新食品、恒丰纸业、一辰北药、黑宝药业等龙头企业,产业品牌初步叫响,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对比2015年和2010年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一次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二次产业略有增加,三次产业明显增加。
绿色“银行”大森林里“钱景”无限
走进“中国黑木耳第一县”的东宁,无论是街上跑的运输车里,还是自动化车间的监控下,所有人忙碌的中心都是一朵朵黑色花蕾似的黑木耳。现在的东宁县是世界上最大的黑木耳产销基地。全县百余个村,都实行了“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可谓村村生产,户户栽培。随便在哪里走一走,看到的都是一片片黑色的海洋。在这里,把黑木耳形容为“黑金”再确切不过。2015年,东宁县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12亿袋,产量5.5万吨,占全国总产的六分之一,产值达到30多亿元。
近几年,这里的黑木耳生产注重科技创新,通过标准化、集约化、科技化、园区化、工厂化和组织化的“六化”生产模式,实现黑木耳产业的升级发展。比如科技人员改变以往黑木耳手工制菌种的复杂程序,实现了菌种的自动化液体发酵。通过创新,让木耳从以往的两季采摘变成四季采摘,实现黑木耳一年四季无空闲生产。
纵观全省,黑木耳所属的林菌生产近年来异军突起,截至2015年,我省年产各类食用菌30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资源总量的十分之一,其中黑木耳、松茸产量占全国的80%,全球的60%。
在海林市农产品综合交易大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这里收购木耳的客商来自全国各地,淡季木耳的日交易量在七八万斤左右,旺季时日交易量在三十万斤左右,交易额在1000万元左右。不仅是黑木耳,其它的林菌生产交易同样红火。在海林市森宝慧源有限公司的几十栋灵芝栽培大棚里,粉红色的灵芝长得个个饱满。公司的负责人李宝慧说,一个大棚能长出600多斤灵芝,能出200斤孢子粉,一斤孢子粉售价在1000元左右,一个大棚一年纯收入就在10万元左右。眼下,海林正在筹建海林市食用菌产业园,建成后的产业园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鲜蘑出口地,可安置就业农民5000人。依靠林产品,林场职工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每一项产业的发展都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我省林业产业正是借势当前人们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消费潮流,结合自身绿色生态条件,发展特色养殖等林下经济和林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了快速发展。
省林业厅统计显示,目前,全省林菌生产之外的其他产业也实现全面发展。北方道地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00万亩,品种40余个,年产各类药材2.5万吨。蕨菜、刺五加、薇菜等各类山野菜近5万吨,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产自黑龙江的寒地林果天然纯正,红松子、蓝莓、树莓等营养品质国际一流,产量约占全球五分之一。全省现有各类养殖企业2000多家,年出产貂皮、狐皮400万张,出栏森林猪35万头、森林鸡600万只、林蛙50万吨,还有大量的熊胆、虎骨、鹿茸、麝香等健康产品等待开发。作为全国著名的生态示范省之一,全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49处,森林公园106处,总面积达300多万公顷,规模居全国之首,生态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九路并进林业产业“精准”再发力
为加速推进我省林业产业发展,助力龙江经济发展,今年初,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省林业产业转型发展工作,对今后五年林业产业发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林业战线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龙江林业产业重大发展战略,增强竞争意识,补短板,调结构,加快改革,转变机制,在保护好森林资源、发挥其生态功能和观赏作用基础上,大力挖掘释放森林的经济功能,让22万平方公里的森林资源为龙江人民创造更多财富,吹响了黑龙江林业产业加速发展的进军号。
4月,我省出台《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对今后五年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进行了详尽规划。确定了食用菌、山野菜、林果、北方道地药材种植加工、野生动物驯养利用、花卉及苗木、生态旅游、森林健康养老、对俄林业合作9个重要产业发展领域。一是大力发展以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加快香菇、灵芝、猴头菇、松茸、滑子蘑等木腐型食用菌和杏鲍菇、大球盖菇等草腐型的培育、扩繁,重点推广珍稀菇菌品种选育、引进、开发以及野生菌类的驯化,构建以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集群。二是山野菜产业。以采取“野生采集+人工栽培”的方式,做好特殊山野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野生蕨菜、猴腿菜、刺嫩芽、黄瓜香等实行保护性采集,加快建设刺嫩芽种苗和改培基地,扩大蒲公英、老山芹、黄瓜香等人工种植面积,构建以绥阳、亚布力、大海林、苇河等林业局为主的山野菜产业集群。三是林果产业。大力发展以培育、采集、加工蓝莓、红豆、蓝靛果为代表的浆果产业,加大沙棘、树莓等其他浆果的培育力度,加大发展培育、生产、加工榛子和红松子为代表的坚果产业。四是北药产业。建设以黄芪、刺五加、草苁蓉、关苍术、五味子、柴胡、金莲花为主的大宗野生药材保护基地。五是花卉及苗木产业。到2020年全省新增花卉种植面积1.185万亩,绿化苗木2.995亿株,实现产值35亿元。六是森林动物驯养及加工产业。重点开展野猪、梅花鹿、马鹿、林蛙、狍子等动物的人工养殖和系列化加工。依托林业局、林场建设一批林下猪、鸡等特色养殖基地。鼓励社会资本、林业职工积极参与林场周边林地的林下鸡、鸭、鹅养殖。七是生态旅游产业。依托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加强营销与合作,深度开发林区生态旅游资源。重点打造森林生态游、冰雪游、湿地游、红色游、界江游等精品路线。八是健康养老产业。利用林区夏季气候、生态、绿色食品等优势,积极发展候鸟式养老和“生态+休闲养老”等新业态,做大做强林区健康养老产业。九是木材加工(对俄林业合作)产业。利用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积极扩大对俄木材资源进口,支持境内木材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形成省内林产品加工集群,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境外木材资源,建设境外木材加工基地,形成“两头在外”的木材加工产业格局。
根据《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到2020年,黑龙江林区将打造成国内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北方最大的林果生产加工基地,国内最具规模的道地北药种植生产加工基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旅游、健康养老基地,国内重要的对俄林业合作产业集聚区。全省林业总产值翻一番,从2015年的1650亿元增加到3500亿元以上。初步建立生态主导型林业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跨越式转变。
尚志林业总产值破百亿
尚志市以打造林业强市为目标,初步形成了以食用菌、浆果、北药、森林旅游为代表的林业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2015年,全市全社会林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50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总收入的60%左右。
尚志市食用菌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市近三成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2015年,全市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20亿袋。全市食用菌加工企业发展到10家,年加工总量5000吨。尚志市浆果种植历史久、面积大、品质好,被誉为“中国三莓之乡”。从2014年开始,尚志市对新植浆果基地进行补贴。目前,全市浆果总面积已达到8.1万亩,产果面积达到5万亩。目前全市浆果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3家,形成了较完整的产销链条,企业日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全市药材种植户9000多户,从事药材生产和采集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
依兰叫响“北方药都”品牌
依兰县具备北药开发的先天优势和产业条件,该县把北药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产业,着力打造集药材种植、药物研发、中药提取、药品制造、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为发展北药种植产业,该县出台扶持政策,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建立产业担保基金、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施品牌培育战略,开展北药GAP认证,全力打造中国北方中药材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叫响依兰“北方药都”地标品牌。
目前,全县北药种植6万亩,北药开发的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县林业局还投资200多万元建立灵芝菌包厂,发展灵芝种植产业,种植大棚200栋,生产灵芝干品8万多斤,灵芝孢子粉3万多斤,并且破壁加工1万斤。
龙江生态经济林成新支柱
龙江县大力推进樟子松嫁接红松、山杏嫁接甜仁杏寒地果树等技术。仅红松坚果林已发展到20120亩,进入丰果期的有6000多亩。预计到2018年,红松果林可达3万亩,生态经济林成为强县富民新的支柱产业。
龙江县鲁河乡从2005年,在省林业厅的指导下,开始尝试用樟子松嫁接红松,正常情况下一棵红松要生长30年才能结出松塔,而经嫁接的红松六七年就可以结出松塔,丰果期可达150年。如今,全乡有13000万亩樟子松与红松进行了嫁接,嫁接的红松果林2010年陆续结实,这两年有4000亩红松林进入丰果期。济沁河乡兴玉果业合作社也通过嫁接技术,在16250万亩林地上种植山杏嫁接甜仁杏、梨等,仅野生杏仁一年可产20000斤;合作社还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一年盈利1400万元。